新版健康素養(yǎng)66條
(5-8)
一起來學習吧
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公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,2024年5月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修訂并發(fā)布了《中國公民健康素養(yǎng)——基本知識與技能(2024年版)》(簡稱“健康素養(yǎng)66條”)。一起來學習新版“健康素養(yǎng)66條”,提升健康知識和技能,踐行健康生活方式,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!
第5條
無償獻血,助人利己。
目前血液無法人工合成,臨床用血只能依靠健康公民的自愿無償捐獻。無償獻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,無償獻血利國、利人、利己、利家人。
健康人定期、適量獻血是安全、無害的。我國現(xiàn)行的捐獻標準為全血每次 200~400 毫升,捐獻間隔期不少于 6 個月;血小板每次 1~2 個治療量,捐獻間隔期不少于 2 周。獻血后,人體造血功能會讓血液很快得到補充,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》規(guī)定,“國家提倡 18 周歲至 55 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”。對獻血者,發(fā)給國務院衛(wèi)生健康行政部門制作的無償獻血證書,有關單位可以給予適當補貼。公民臨床用血時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、儲存、分離、檢驗等費用;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,免交前款規(guī)定的費用;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,可以按照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(guī)定免交或者減交前款規(guī)定的費用。
血站是不以營利為目的,采集、提供臨床用血的公益性衛(wèi)生機構(gòu)。獻血者應當去正規(guī)血站獻血。
第6條
每個人都應當關愛、幫助、不歧視病殘人員。
艾滋病、乙肝等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、精神障礙患者、殘疾人是疾病的受害者,應得到人們的理解、關愛和幫助,這不僅是預防、控制傳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,也是經(jīng)濟社會穩(wěn)定有序發(fā)展的需要,更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(xiàn)。
在工作、生活中,要接納艾滋病、乙肝等傳染病患者及病原攜帶者,鼓勵和幫助他們和疾病作斗爭。
對精神障礙患者,要幫助他們回歸家庭、社區(qū)和社會;患者的家庭成員要積極幫助他們接受治療和康復訓練,擔負起日常照料和監(jiān)護責任。
對殘疾人和康復后的精神障礙患者,單位和學校應該理解、關心和接納他們,為他們提供適當?shù)墓ぷ骱蛯W習條件。
對在突發(fā)公共衛(wèi)生事件中感染病原體的人員要給予理解、接納和關心,不歧視、不排斥。
第7條
定期進行健康體檢。
定期進行健康體檢,了解身體健康狀況,及早發(fā)現(xiàn)健康問題和疾病,盡早采取干預和治療措施。健康體檢要選擇綜合性醫(yī)院的體檢中心或正規(guī)的體檢機構(gòu),根據(jù)年齡、性別、職業(yè)、健康狀況和家族病史等選擇體檢項目和頻次。
檢查中若發(fā)現(xiàn)健康問題,應及時就醫(yī),做到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。有針對性地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,減少健康危險因素。
第8條
血壓、體溫、呼吸和心率是人體的四大生命體征。
成年人正常血壓
為收縮壓≥90 mmHg 且<140 mmHg,舒張壓≥60 mmHg 且<90 mmHg。白天略高,晚上略低,冬季略高于夏季。運動、緊張等也會使血壓暫時升高。脈壓是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,正常為 30~40 mmHg。收縮壓達到 120~139 mmHg 或舒張壓達到80~89 mmHg 時,稱血壓正常高值,應當向醫(yī)生咨詢。
成年人正常腋下體溫
為 36~37℃,早晨略低,下午略高,1 天內(nèi)波動不超過 1℃,運動或進食后體溫會略微升高。體溫高于正常范圍稱為發(fā)熱,低于正常范圍稱為體溫過低。
成年人安靜狀態(tài)下正常呼吸頻率
為 16~20 次/分,老年人略慢;呼吸頻率超過 24 次/分為呼吸過速,見于發(fā)熱、疼痛、貧血、甲亢及心衰等;呼吸頻率低于 12 次/分為呼吸過緩。
成年人安靜狀態(tài)下正常心率
為 60~100 次/分,超過 100 次/分為心動過速,低于 60 次/分為心動過緩,心率的快慢受年齡、性別、運動和情緒等因素的影響。